期货入门基础知识,818期货学习网

通知公告
期货短线交易技巧图文资料个股期权基础知识券商类超级大公司开户,手续费加1分钱期权大爆发,仿真账号申请通道期货最新手续费期货最新保证金一手期货多少钱一手50ETF期权多少钱

阻力线和支撑线

818期货学习网   时间:2019-10-23 20:30   来源:外汇知识



牛市投资者和熊市投资者时刻都在进行这项工作。牛市投资者争取控制市场达到新高,熊市投资者则相反。

正是牛市投资者和熊市投资者不停的较量形成了支撑线和阻力线。支撑线和阻力线这两个名词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当一种股票的价格开始下跌,交易者开始买入它的时候,支撑线就形成了。相反地,当投资者觉得价格太高而不再买入的时候,阻力线就形成了。

当投资者支持一种外汇或者股票的时候,这种外汇或者股票的最低价格就产生了;而当投资者都拒绝再买入这种外汇或者股票的时候,它的最高价格也产生了。在交易中,买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卖家则相反,只要交易在进行,这个循环就不会停止。过去的几千年里,交易就是这样进行的,现在我们可以用图表来监测这些交易。

阻力线

当牛市价格不断上涨,并且突破之前的最高价格达到历史新高,熊派就会卖出资产进行干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卖出资产,阻止价格继续上扬,并且使价格从最高点向下回落,这时,阻力线就出现了。新的最高价格被定义为阻力线水平,当市场价格达到这个水平,熊派开始出售足量的资产来阻止并扭转价格上扬。

支撑线

当熊市价格达到一个比以前更低的新价格时,牛市投资者就会积极干预,他们的买入数量大于卖家卖出的数量,不但阻止价格继续下降,而且促使价格进一步回升,于是新的最低价格就成为了新的支持线水平,当市场价格达到这个水平,牛市投资者就开始大量买入资产,以阻止价格趋势,并使之反向上扬,外汇交易市场上的牛市投资者希望以低价买入某种外汇,再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这种外汇来获利(见图5-3)。

对于不同的牛市投资者来说,“低买高卖”的含义是不同的。

对你来说,“低买高卖”可能意味着以10美元的价格买入,再以15美元的价格卖出。

同样的资产,我可能以7美元的价格买入,再以30美元的价格卖出。无论哪种情形,我们都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但是,如果你一天内进行多次这样的交易,你只能获得35美元“薄利”,而我交易一次就可以赚到23美元,两次就能赚到46美元。这些交易都叫做日内交易(day trading)。最好的做法就是,我们同时在价格走势的U型转弯的最低点处买入,并在最高点处卖出,但是,这是很难做到的,许多成功的交易者在价格波动时就进行交易,他们不会去强求以最低价格买人并以最高价格卖出所获得的利润。

当你继续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我着重指出的如何选择入市时机以及入市原因的问题。如果你能预见市价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交易者就可以把握入市和出市的时机问题。

牛市投资者希望市场价格节节上涨,给他们低买高卖的机会,对于他们而言,想要达到目的,确定潜在的指标就至关重要,通过观察,现在的市场价格就像上台阶一样,向前反推,我们就能获得过去市场上的价格高点或是主要的阻力线水平(图5-4)。

如果牛市投资者想继续控制市场价格或者从熊市投资者手中重新夺回市场价格控制权,他们就必须关注主要的阻力线水平。当市价达到过去的某个阻力线水平,并且再创新高后,会有两种原因使得市场价格下跌。见图5-5。

1.价格回跌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当市场价格接近过去的高点时,大多数做空头交易的投资者都会执行自己的止损指令。这意味着当牛市价格上扬达到这个范围,许多买入止损指令会被执行,许多人抛售资产可能会超出买家希望购买的数量。这时,牛市投资者略败下风,而熊市投资者略占上风,市场价格就会跌。以上的规律就是:如果牛市投资者不介入支撑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就会持续下跌,通常,在下面三种情况下,牛市投资者会进行干预,支撑价格上升。

·当市场价格接近过去的支持线水平。

·当市场价格线走势向上。

·当斐波纳契数字向上折回。

有时,这三种条件在某一价格处同时实现,那么这个点就被称为聚敛点。

2.价格下跌的第二个原因是斐波纳契数列向上延伸,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8课中深入讨论。如果市场价格上升,穿透了过去的阻力线,并且仍保持上升的势头,那么牛市投资者就会在价格接近过去支撑线水平时大量买入。如果你拿到一个牛市上涨的烛线图,那么当市场价格达到第一个支撑线水平的时候就是做多头交易的最佳时机。

声明:
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1317369179@qq.com 我们将迅速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818期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18qihuo.com/waihui/12tang/10427.html
期货手续费【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期货保证金【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上一篇:确定高点和低点 下一篇:学习在市场上进行卖空交易

联系我们|投稿中心|广告合作|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4220号